讀書的時候
你是不是總羨慕
“別人家的學校”?
有趣有料的課堂
多才多藝的老師
高端科研設備
……
如果你在深圳這里讀大學
就都不用再羨慕啦!
?? 這里有8所著名高校院所的優質課程可選修,“鄰居”大學“串門”上課還有學分拿
?? 糾結“選清華還是選北大”的課程,成為大學生們“幸福的煩惱”
?? 這里的院士、教授可跨校授課
?? 這里8所高校院所大型科研儀器設備資源可共享
這里
就是高端科技創新資源
交匯集聚的
深圳西麗湖國際科教城
在不久前舉行的2023西麗湖論壇開幕式上,《西麗湖國際科教城空間規劃綱要》重磅發布,“深圳西麗湖國際科教城X9高校院所聯盟”(簡稱“X9聯盟”)也迎來了發展新機遇。
剛成立一周年的X9聯盟
有何特點?
在清華、北大都參與的X9聯盟內學習
是什么樣的體驗?
X9聯盟還為學子們
帶來哪些福利?
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學生直呼:我的大學變“大”了
師生享受十大領域合作利好
在深圳高等教育的版圖上,西麗湖國際科教城成為深圳高水平大學最集聚的大學群落之一。
如何發揮高校匯聚優勢,打造1+1+1....>n的集群效應?如何全面促進深圳教育鏈、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推動從大學城到科教城的升級蝶變?
2022年11月5日,一個全新的科教聯盟“深圳西麗湖國際科教城X9高校院所聯盟”宣告誕生。
“X9聯盟”初期成員有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天津大學佐治亞理工深圳學院、深圳理工大學(籌)、鵬城實驗室等8所高校及科研機構,且適時接受全市其它高校申請、擴大聯盟范圍。
根據規劃,X9聯盟在課程互選學分互認、優質在線課程資源共建共享、聯合開展人才培養、重大科研項目協同攻關、大型科研儀器設備資源共享、產學研融合、探索辦學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圖書文獻及數據庫資源開放共享、教師互聘與跨校授課、開展多層次文化交流與文體賽事活動等十大領域展開合作。
X9聯盟的成立
是深圳高等教育創新發展路徑的
重大舉措和重要探索
聯盟院所形成了
資源開放共享、科教緊密互動
良好格局
?? 83項重大科研項目開展協同攻關
?? 5508臺重大科研儀器設備實現共享共用
?? 814名研究生博士生實現校際聯合培養
?? 159位教師互聘跨校授課
面向未來,X9聯盟將著力構建具有深圳特色的高校(研究機構)資源共享、協同創新、人才聯培、科教融合、產教結合的合作機制。
通享聯盟資源
上一所沒有“圍墻”的高校
上課前,騎車穿行在深圳大學城內,吹著大沙河畔涼爽的風,不一會就到了“隔壁”大學“串門”上課,還能拿學分;放學后,在大學城內愜意會友小聚一日吃遍八大食堂,還能“無差別”享受大學城內的圖書館、體育場館資源……
這是在X9聯盟成立后,深圳理工大學(籌)/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院2022級電子信息專業碩士研究生陳自強擁有的別樣學習體驗。
“我很好奇,清華、北大的課堂氛圍是怎樣的?”
在去年了解到X9聯盟高校有“互選課”后,陳自強早早報名了北京大學張文佳老師的“大數據、機器學習與規劃設計”的課程。
“今年我搬到了位于西麗校區的宿舍上課更方便了,所以又參與了X9聯盟游泳選修課和羽毛球選修課。”
陳自強提到的X9聯盟高校“互選課”,實際上就是聯盟開展的“課程互選學分互認”舉措,由深圳大學城管理服務中心牽頭,聯盟各校推選師資力量雄厚、教學水平高的精品課程為學生跨校互選課程,部分課程校際學分互認。
凝聚態物理講壇、西方藝術大師及其作品鑒賞、X9聯盟乒乓球選修課(周末班)……去年秋季學期,X9聯盟就推選開設了78門共享互選課程、1455個選課名額,邁出了聯盟合作的第一步;今年合作高校擴展到聯盟全部成員單位,共推出212門優質課程供學生跨校互選。
除了常規課程,深圳大學城管理服務中心還別出心裁,牽頭X9聯盟共建名為“X9·青年課”的通識講座課程,由各校輪流選派院士、資深教授、知名學者授課。
今年以來,中國科學院院士、深圳大學校長毛軍發以及鄭泉水、樊建平、任南琪、趙天壽、俞書宏、張曉平等多位著名院士親自開講,傳播學科前沿,講述學術人生,啟迪學子思維;來自聯盟各院校的大學生同堂上課、互動切磋,參與學生超2000人次。
深圳大學城管理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X9聯盟實現課程互選有助于打破大學“圍墻”,是校際資源共建共享實踐探索模式的一個有益嘗試,在探索過程中,也融合了多種創新路徑。
值得一提的是,X9聯盟成員高校還達成共識,為跨校上課的聯盟校學生發放校園卡,學生除了可跨校“蹭”課,還可以在食堂就餐、體育場館鍛煉、圖書館借閱讀書、校園文化活動等方面,享受與選課目的地院校學生同等待遇,真可謂“考上一所大學,通享聯盟資源”!
深圳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高校課程互選促進優質教學資源開放共享、優勢互補,是實施高等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圳推進“雙一流”建設、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創新的重要舉措之一,有力提升了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
在X9聯盟內
學生可以跨校互選多個課程
那能不能在大學之間多選
同時讀兩所大學呢?
學生聯合培養、教師跨校授課
拓展“1+N”種教與學的可能性
在X9聯盟合作框架內,融合發展、協作共贏逐漸成為成員單位新的共識,人才聯合培養體系也在逐漸完善中。
“我的聯合培養之旅開始于2022年,這是一個承載著新希望和機遇的起點。”
目前,鵬城實驗室與北京大學聯合培養的2022級博士生范松林正開展一項關于三維視覺多模態大語言模型的研究。
作為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學生,范松林的研究方向需要大量的計算資源來驗證,但是有很多情況下,單一的學校計算資源不足以支撐方案的驗證。
“鵬城實驗室豐富的計算資源,使我的許多有效方案得以驗證。”范松林說。
這種聯合培養模式他適應得非常快,已經取得了顯著的研究進展。
“發表了多篇高水平的研究論文,獲得了多項榮譽和獎勵。”
范松林受益的X9聯盟“聯合開展人才培養”舉措,即依托各校辦學特色,實現聯盟高校之間相同、相近專業或跨學科專業的聯合培養。
此舉不僅提高教育資源的共享效率,推動學科建設的發展,還培育了學生創新思維和多元化視角,增強學生跨學科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升學、就業競爭力。
除了學生跨校聯合培養,X9聯盟也推動教師互聘與跨校授課,推進聯盟高校院所共聘海內外高端科研人才,建立教師互聘制度,實現跨校授課、跨校指導學生等。
聯合開展課程建設和教學管理研討交流工作,推廣成熟有效的人才培養模式和分享有益經驗,提高各校教學水平。
想要獲得“從0到1”原創性成果
往往需要用到精密高端的
大型科研儀器設備
如何利用才能避免資源浪費?
開放共享讓科技投入
效能最大化
對于同一區域內的高校科研院所來說,重復購買設備容易造成浪費,且沒有專業人員操作與維護,設備也容易淪為擺設。
為避免大型科研儀器設備重復購置、被閑置浪費的現象,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博導、教授李寶華在2007年牽頭成立了深圳市級材料與電池檢測公共技術服務平臺。
在X9聯盟成立后,大型科研儀器設備資源共享也被更加重視。如聯盟成員單位合作建立大型科研儀器設備信息庫,共同推進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及共享機制,提高大型儀器設備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
李寶華說,從全國范圍來看,深圳的X9聯盟科研儀器共享都是科技創新領域非常值得肯定的模式。
如今,李寶華繼續在材料和電池等領域研究開展科研儀器共享的服務工作。
去年,僅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就有1000多位師生使用了李寶華提供的共享儀器設備,另外有400多家企事業單位共7000多人享受了共享實驗室的儀器設備相關服務。
李寶華表示,X9聯盟的儀器共享意義重大,既能實現科研儀器為高校科研機構人才培養服務,又能為社會的科技創新創業服務。
“科研儀器共享有利于讓科技投入的效能實現最大化。”
擴大深圳高校交流“鵬友圈”
推動大學校園文化“動”起來
在嚴謹的學術交流合作之外,X9聯盟還開展多層次文化交流與文體賽事活動,搭建聯盟師生交流互動多元平臺,推動深圳高校院所文化真正“動”起來。
開展賽艇聯賽
賽艇是“名校交流語言”。2023年第二屆X9聯盟賽艇聯賽秋季賽的參賽隊伍,在聯盟院校的基礎上,特邀香港大學、澳門大學、北京大學本部、清華大學本部、中山大學、西湖大學等知名高校參賽,活動中院士并肩揮槳攜手,共赴一場“速度與激情”的水上之約。
以論壇聚智
X9聯盟還注重以論壇聚智,共話大灣區高等教育發展“新路徑”。去年和今年西麗湖論壇期間,X9聯盟輪值理事長單位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分別承辦“灣區校長論壇”,邀請大灣區和國內外知名高校校長,共同探討探索面向世界、面向前沿的大灣區高等教育發展之路。
新增各類體育賽事及文化藝術活動
同時,今年以來,X9聯盟還新增舉辦羽毛球、圍棋、體育嘉年華、半程馬拉松等賽事以及文藝精品匯演、大學生辯論賽、校園戲劇節等文化活動,以體育和文化、藝術活動為橋梁,促交流交往,竟相展現X9聯盟成員院校的文體水平和深圳的青春色彩。
深圳大學“一枝獨秀”
到X9聯盟“滿園春色”
從“深圳速度”
到“深圳質量”
從創建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
到本土高校躋身“雙一流”
……
華麗蛻變的堅實后盾,是一幅持續提升高等教育發展水平和質量、推動深圳高等教育創新開放發展的宏偉藍圖。
以高水平院校聚集和跨越式發展為代表的深圳高等教育正開啟發展“加速度”,成為深圳高層次人才培養、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未來產業發展的有力支撐。
“X”
既是西麗湖拼音首字母
更象征著
聯結、交叉、合作、延展
……
一流的城市需要一流的大學
X9高校院所聯盟
“強強聯合、美美與共”的
合作共建未來可期
讓我們一起期待
X9高校院所聯盟
為深圳及大灣區高等教育高地建設
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