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統“制止餐飲浪費 培養節約習慣”行動方案
為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重要精神,堅決制止學校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青少年勤儉節約習慣,引領帶動社會文明新風尚,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讓勤儉節約在教育系統蔚然成風,引導廣大師生牢固樹立勤儉節約意識,切實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2020年秋季學期行動取得明顯成效,在此基礎上建立健全學校餐飲節約管理長效機制,結合綠色學校創建,因校制宜制定針對性、操作性、實效性強的舉措,重在從根本上解決學校餐飲浪費問題。進一步加大教育宣傳力度,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美德,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二、具體行動
(一)廣泛開展教育宣傳
根據教育教學規律和不同年齡段學生特點,把勤儉節約內容有機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高校形勢與政策教育宣講、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小學德育課程教學、幼兒園習慣養成等教育環節之中,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課和中小學語文、歷史、生物、化學等課程中深入發掘教育資源,鼓勵探索開發地方和校本相關課程。充分利用校園廣播、標語、掛圖、公告欄和網絡等媒介,多種形式宣傳制止餐飲浪費,讓節約教育在學校隨處可見,營造濃厚氛圍。以開學為契機,把勤儉節約教育內容融入到開學典禮、“開學第一課”、新生軍訓、校規校紀教育等活動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加強先進典型的正面宣傳,發揮榜樣示范作用,對浪費行為開展反面警示教育,加大對浪費行為的糾正力度。
(二)大力培育校園文化
3.加大社會實踐體驗。組織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田間地頭和青少年社會實踐基地等場所,廣泛開展實踐體驗活動并形成制度,城市中小學校要在每個學段至少安排一次農業生產勞動,農村中小學校要因地制宜開展種植養殖體驗,支持大學在食堂建立育人實踐基地。通過社會實踐、勞動體驗,讓學生切身感受食物的來之不易,真正形成尊重勞動和愛惜食物的思想意識。
(三)提升食堂管理水平
(四)創新使用科技手段
(五)建立健全制度體系
全面排摸掌握學校餐飲浪費情況,深入分析產生原因,抓住關鍵環節,在綠色學校創建的大框架下,制定具體管理制度和辦法,構建學校餐飲節約立體式、全方位制度體系。堅持厲行勤儉節約辦教育,把節約資源的綠色理念貫穿到學校教育、管理各項工作中。學校要編制餐飲節約年度工作計劃,建立餐飲節約行為考評制度,將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表現納入師德師風、學生綜合素質和食堂評價體系,作為師生評獎評優和食堂考核的重要參考。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對工作出色、成效顯著的學校和個人予以表揚和宣傳,對工作不力的予以通報批評,對存在嚴重浪費現象的嚴肅處理。在食堂價格平抑基金、標準化食堂建設、專項物價補貼、綠色學校創建等政策性措施評價標準中納入制止餐飲浪費的指標。通過建立落實獎懲制度、考核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等,推動學校餐飲節約工作長期持續有效開展。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視制止餐飲浪費工作,建立領導有力、職責清晰、任務具體、精干高效的組織體系,形成學校黨政一把手負總責,分管校領導具體負責,職能部門領導、有關專職人員為骨干的工作力量,建立后勤、宣傳、學工、教務、群團等多部門共同參與的協同聯動工作機制。黨員領導干部、教師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踐行勤儉節約。
學校要履行主體責任,食堂履行管理直接責任。發揮各級教育后勤協會的專業優勢,制定行業標準,加強規范指導和先進推廣。動員共青團、少年先鋒隊等組織力量,引導青少年發揮主力軍和生力軍作用。加強家校合作,強化家庭教育,引導家長與學校共同糾正學生不良飲食習慣,減少食物浪費行為。積極與當地婦聯、共青團和消費者協會等組織加強溝通聯系,合力推動制止餐飲浪費。
將教育系統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情況納入省級政府履職評價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驗收,將中小學校(幼兒園)開展勤儉節約宣傳教育、建立長效機制情況作為責任督學掛牌督導的重要內容。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學校開展制止餐飲浪費工作的指導和監督。發揮相關行業協會特點,積極開展行業監督。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按年度對學校行動開展情況和實施效果進行評估和考核,積極探索符合當地實際的方法、措施,鼓勵各校創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思路,不斷完善體制機制,推廣一批示范典型。總結行動中的成熟經驗做法,固化提升為制度規定、標準規范,促進形成制止餐飲浪費、培養節約習慣的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