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經常使用的
球拍、跳繩等體育用品
被央視新聞
《每周質量報告》欄目曝光
部分樣品增塑劑含量
超過參考標準限值200倍以上
一起來看看
↓↓↓
檢測樣品中超四分之一
增塑劑含量超過參考標準
目前,我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體育用品生產國,大部分學生體育用品生產企業集中在浙江、廣東、福建、江蘇。
在福建省質檢院和寧波市質檢院,兩地的專家對三類產品共同進行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這三類產品分別是球類、球拍和跳繩,目前中小學生使用的頻率非常高。
為了數據盡可能全面客觀,此次風險監測共采樣112批次樣品,覆蓋高、中、低三檔價位,采樣渠道涉及線下的大型商超、批發市場、運動用品店和零售店,以及線上主要的電商平臺。
風險監測數據顯示,采集的112批次學生體育用品中有30批次產品不符合參考標準要求,不符合率為26.8%。
■ 球拍產品的不符合率最高,不符合率60.6%,不符合項目為增塑劑。
■ 跳繩產品的不符合率為17.5%,不符合項目主要是增塑劑。
■ 球類產品的不符合率為7.8%,不符合項目還是增塑劑。
也就是說,樣品中超過四分之一的產品增塑劑含量超過參考標準限值,部分樣品增塑劑含量超過參考標準限值200倍以上。
那么,當學生們在拿著球拍打球、握著繩柄跳繩的時候,皮膚和體育用品的長時間接觸,會不會產生健康風險?
大量實驗表明,長期過量接觸增塑劑,會干擾人體內分泌,影響青少年生殖健康和生長發育。
長期攝入增塑劑
將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
增塑劑到底是一種什么物質呢?
增塑劑也被稱為塑化劑,在全世界范圍內被廣泛使用也有近百年的歷史了。其中八成為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它可以增加塑料的柔韌伸展性。
比如,球拍上纏繞手膠是為了在運動時起到緩沖和避震作用,部分生產企業為了增加手膠的柔韌性和彈性,便于手膠更好地纏繞到球拍手柄上,可能在生產過程中超量添加增塑劑。
這次風險監測中,部分跳繩、球拍、球類樣品發現增塑劑超過參考標準要求,就是因為生產過程中超量添加。
經研究證實,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可以經口腔攝入、呼吸道吸入和皮膚滲入這三個途徑進入人體,被認為是人類自己生產制造的產量最大的環境雌激素之一,已經陸續被世界各國列為優先控制污染物。
專家表示,有一些研究發現,兒童的發育異常,與體內鄰苯二甲酸酯含量有關聯。
中小學生在每天的運動中,皮膚直接接觸球拍、跳繩和球類的時間超過30分鐘的比例較高,如果長期使用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超過參考標準的體育產品,就會存在健康風險。
學生體育用品怎么用更安全?
買時注意挑選、用后注意洗手
資料顯示,我國國家標準早已明確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不是食品原料或食品添加劑。
童裝童鞋、玩具、兒童家具等兒童用品,以及彩畫顏料、蠟筆、書包等學生用品的相關國家標準中,也對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有明確的限量要求,限量值與歐盟現行標準一致。
但現行的標準中,還沒有對球類、跳繩等學生體育產品中的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作出限量要求。
近日,全國體育用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發布了《跳繩》國家標準草案稿,專門對跳繩中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含量進行了限量要求。征求意見稿有望近期公開征求意見。
而針對本次風險監測結果,專家也為家長提出建議:
來源:首都教育 央視新聞
編輯:朱曉芳
審核:姚 平
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